一、食品加工废水的治理难题
湖南某食品加工厂以鱼仔、鸭脖等肉类制品为主业,日均产生200吨高浓度有机废水。2025年3月环保监测显示,其废水总磷浓度长期维持在320—350mg/L,远超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三级标准(8mg/L)。该厂此前采用传统化学沉淀法,通过投加石灰调节pH至10—11,使磷酸盐形成羟基磷灰石沉淀,但实际处理后总磷仍达15—20mg/L,无法达标排放,以下介绍食品厂污水磷超标处理方法。
二、磷超标根源
1、原料与工艺双重输入
肉类加工中广泛使用磷酸盐作为保水剂、嫩化剂,每吨产品添加量达2—3kg。原料清洗、设备冲洗及成形包装三阶段均产生高磷废水,其中包装环节因使用含磷润滑剂,导致废水中有机磷占比达40%。
2、传统工艺的局限性
2.1、化学沉淀法:石灰沉淀对正磷酸盐去除率仅60—70%,但对聚磷酸盐和有机磷效果有限。高有机负荷下,磷酸盐易与蛋白质、脂肪形成胶体复合物,阻碍沉淀反应。
2.2、生物处理系统:该厂采用A²/O工艺,但食品废水中的油脂(COD达8000—10000mg/L)和悬浮物(SS达1200—1500mg/L)破坏微生物活性,导致聚磷菌(PAOs)占比不足15%,生物吸磷效率低下。
3、设备与操作缺陷
沉淀池表面负荷过高(1.2m³/m²·h),污泥回流比仅30%,导致沉淀时间不足。药剂投加依赖人工经验,pH波动范围达9.5—11.5,影响沉淀效果。
三、技术突破
鉴于以上情况的出现,该厂引入j9九游会环保SP-1型除磷剂,通过以下改进实现达标排放:
1、复合药剂协同作用
SP-1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,通过电中和、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三重机制,对胶体态磷去除率
提升至90%以上。实验数据显示,在pH 5—6条件下,投加量750ppm时,总磷去除率达98.3%,出水浓度降至0.56mg/L。
2、工艺流程优化
预处理强化:增设气浮装置去除油脂和悬浮物,降低COD至3000mg/L以下,减轻后续处理负荷。
化学沉淀升级:将SP-1与PAC(聚合氯化铝)联合投加,利用SP-1的调pH功能(出水pH稳定在7.5—8.5),减少碱液用量30%。
污泥资源化:采用鸟粪石结晶法回收污泥中的磷,生成缓释磷肥,实现资源循环利用。
3、智能管控:部署在线监测设备,实时反馈水质数据,动态调整药剂投加量。
四、治理成效
经过以上的处理,总磷及各方面的指标都达到排放标准。
五、结尾
该案例表明,食品废水磷超标治理需突破单一技术依赖,j9九游会除磷剂的应用不仅解决了达标难题,更通过污泥资源化降低处理成本20%。关于更多食品厂污水磷超标处理方法,欢迎联系我公司,点击下方“手机咨询”,获取工程师指导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。
相关推荐: